近日,我公司组织合规风控部门相关同事,参加了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北京证监局及北京市基金同业公会联合举办的“2025年私募合规系列培训班”。此次培训以线下会议和线上直播的方式同步进行,形式高效、内容充实,令我们受益匪浅,对当前私募行业的监管态势、合规要求与自律规则有了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
本次培训汇聚了监管部门、自律组织及业界的权威专家,课程设置精准针对行业痛点与难点。通过全天候的深入学习,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核心收获与体会:
一、 深刻领会“发展与规范并重”的监管核心,明确了行业前进方向
证监会市场二司领导的系统阐述,高屋建瓴地勾勒出私募基金在国家经济金融格局中的战略定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创新创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深耕主业、发挥专业价值的信心。同时,培训清晰传达了监管部门“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的核心原则。我们认识到,《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与“创投十七条”等顶层设计的出台,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完善制度、优化环境”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这要求我们中联投资必须彻底摒弃任何侥幸心理,将合规经营视为公司生存和发展的绝对前提,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行业健康生态的大局中。
二、 精准把握监管红线,对关键环节的合规操作有了“清单式”认知
北京证监局领导结合辖区特点及大量鲜活的典型案例,对基金募集、合格投资者审查、信息披露等最容易出现违规问题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剖析。这些案例不再是枯燥的法条,而是变成了触手可及的警示故事,极大地增强了释法说理的效果。例如,对合格投资者穿透核查的标准、募集过程中的适当性管理义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真实性要求等,都有了更具象、更严格的认知。这为我们日常运营提供了一份清晰的“负面清单”和“操作指南”,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检视自身业务流程,确保在每一个环节都严守底线,避免踏入同样的“陷阱”。
三、 系统梳理登记备案规则体系,提升了实务操作的专业性与前瞻性
协会老师对《登记备案办法》、《运作指引》等核心规则的梳理和关键条款解读,极具实务指导价值。培训不仅回答了“是什么”,更深入讲解了“为什么”和“怎么做”,帮助我们理解了规则背后的监管理念和风险考量。这对于我们高效、准确地完成日常登记备案工作,避免因材料准备不充分或理解偏差而导致程序反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协会结合自律检查实践指出的常见问题,如同一次全面的“预检”,让我们能够提前对标、查漏补缺,提升了内部合规自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 充分发挥警示震慑作用,纪律处分案例是“最好的清醒剂”
培训中对近年来代表性纪律处分案例的深入讲解,震撼力十足。每一个案例都清晰地表明了自律监管的“牙齿”和底线思维的刚性。它告诫我们,任何合规瑕疵都不是小事,都可能对管理人的声誉、业务乃至生存造成毁灭性打击。这极大地强化了全体参会人员的敬畏之心。作为一家追求长期发展的机构,我们必须将合规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公司从上到下都对规则保持最高的尊重和最强的执行力。
总结与展望
此次培训如同一场“及时雨”,为我们精准解读了政策、澄清了模糊认识、注入了合规动能。它再次明确:合规是私募行业不可动摇的生命线,是机构行稳致远的基石,更是对投资者信任的最好回报。
(责任编辑:海明联合能源集团有限公司)